家住嘉定区
临夏路999弄小区的何老伯
无家可归的事情
何老伯今年86岁,是江苏泰兴人,26年前因老伴去世,被儿子接到上海同住,六年前儿子先何老伯去世,老人就与儿媳妇和孙女同住。据老人自述,今年除夕因家庭矛盾,他被儿媳赶出了家门,只能蜗居在底楼楼道里。
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这场家庭纠纷背后竟隐藏着更为复杂的伦理困局。据老人孙女说,爷爷的性格特别强势,在家里一直以老大自居,六年前,何老伯与家人的矛盾升级,今年除夕,更是因为他的蛮不讲理,把好端端的一桌年夜饭彻底给毁了。
从这一刻起,没有法定赡养义务的儿媳唐女士,不愿意再接纳何老伯回家(目前居住的这套房子其实是儿媳的动迁安置房)。老人多次持刀威胁、撬门入室的过激行为,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家人的矛盾。出于安全考虑,儿媳一家表示已无可能与何老伯住在同一屋檐下。
在老人蜗居楼道的4个月内,因其过激行为,属地派出所已经出警几十次,也严重扰乱了其他邻居的正常生活。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除了上海的这个儿子,何老伯还有2个女儿,都在江苏泰兴老家,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子女对老人应承担法定的赡养义务。尽管上海嘉定江桥镇的民政部门曾多次与老人的女儿沟通普法,但对方始终不愿明确承担赡养义务。
这场”老无所依”的困局
暴露出家庭赡养中
法理与伦理的尖锐冲突
或许唯有法律强制
与人性化调解双管齐下
才能给这场亲情拉锯战画上句号
好在,连续报道播出后
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
何老伯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
↓↓↓
昨天(5月15日)一早,在嘉定区民政部门及江桥镇镇政府、属地居委、社区民警的陪同下,何老伯终于告别了蜗居近4个月的楼道,被安全送达其户籍所在地江苏省泰兴市张桥镇,并顺利入住了当地敬老院过渡。
陈珏 江桥镇社会工作办民政条线负责人:
昨天我们大概8点半出发,11点钟赶到了泰兴张桥镇敬老院,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他们的镇党委书记、镇长都一起协调老人的事宜,现场开了个办公会。
记者了解到,为了妥善安置何老伯,嘉定区民政部门与江桥镇进行了专题沟通,也咨询了律师,并充分尊重了老人的意义,据当地敬老院反馈,老人入住后起居规律,第一顿还吃了三碗饭。
韩盈芳 嘉定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在征求老人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与当地民政部门积极沟通协调,最后将老人送回了户籍所在地的敬老院里,妥善安置,目前老人的生活也比较稳定。
今天(5月16日)一早,记者第四次来到老人此前所在的楼栋,大门上,老人原先用油漆喷画的”回家标语”已被物业清理;蜗居4个月的底楼楼道也被保洁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
楼内多位邻居
得知何老伯已被送回老家
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纷纷叫好!
小区保洁阿姨:
好!不睡在楼道了肯定好!
邻居 张先生:
现在好很多了,一开始他睡在5楼我门口,因为我家里有小朋友新生儿,没办法好好休息,我也报了几次警。 这个事情已经好几个月了,真的挺糟心的,现在解决了很好。
不过,也有居民担心
如果何老伯的女儿不愿赡养他
他会不会重蹈覆辙
再回到这里的楼道住下呢?
护送老人去老家
并参加了现场沟通会的负责人表示
这次应该不会了
陈珏 江桥镇社会工作办民政条线负责人:
我们双方政府形成共识,老人在没有解决赡养问题的情况下,不会回上海,在当地敬老院过渡。实在调解不成功,司法介入或起诉解决老人赡养问题。
记者了解到
昨天何老伯的两个女儿和
江苏当地的部分家属
也参加了现场会
遗憾的是当场未能就
老人的赡养问题调解成功
目前,先由泰兴市方面
继续做老人家属的调解和普法工作
而上海方面也将
继续跟进予以必要协助
韩盈芳 嘉定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考虑到老人家庭内部矛盾没有完全解决,后续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们也将和当地政府一起积极保持联系,积极配合支持他们做好后续工作,让老人安度晚年。
无论如何
经过记者的介入后
老人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
能够吃饱穿暖
至于后续老人的赡养问题
多方仍在努力中
在过去的一周
坊记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