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如果你看到15位长的“700××××××××××××”号码,即可认定此次通信使用了号码保护服务,对方将看不到你的实际号码。
7月2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关于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划700号段作为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码号资源,管理位长11位,使用位长15位。
为个人用户分配临时号码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是指受快递、外卖、网约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个人用户分配临时号码(通常称为“中间号”或“隐私号”)代替真实手机号码,利用公用电信网实现和他人之间的话音、短消息等通信功能,减少个人手机号码泄露风险的一种业务。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由应用平台提供方、基础平台提供方和业务使用方三者协同开展。为满足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号码资源需求,并与固定、移动用户号码明显区分,便于用户识别,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700号段作为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号码资源,管理位长11位,使用位长15位。
但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介绍,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企业多使用手机号码作为“中间号”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导致用户接听时难以判断来电是“中间号”还是对方实际号码。部分“散乱差”企业为逃避监管,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批量使用手机号作为“中间号”拨打商业营销电话,甚至存在用于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风险。
设置了试点过渡阶段
此外,这项业务涉及主体较多,如果缺乏统一的技术实现标准及服务规范要求,将导致运营各方责任不够清晰。为此,《通知》从试点内容、工作安排、相关要求等三方面,系统部署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
《通知》设置了三个月试点准备阶段、三个月试点过渡阶段、两年正式试点阶段。试点过渡阶段结束后,将全部使用700专用号码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
据工信部介绍,当前我国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日均订单量至少为3.5亿,规划700专用号码,在形式上可以与手机号码明显区分,方便用户识别,在数量上可以满足未来快递、外卖、网约车等场景千亿级的码号资源需求。
明确业务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
《通知》也明确了业务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及相关要求。
其中提到,应用平台提供方要加强码号资源管理,按需申请、科学规划、合理使用码号资源,不得用于拨打商业营销电话或发送商业营销信息。同时承担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法律责任,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内部控制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完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技术手段,依法对涉诈异常信息、活动进行监测识别、动态封堵和处置。
对于基础平台提供方,则要做好号码保护服务业务专用号段的路由数据制作及配置工作,保障网络的通信畅通,并集中统一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号码保护服务业务专用号段的网间传送和管理,确保准确规范。
对于业务使用方,《通知》要求其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码号资源。在征得用户同意后依法依规提供号码保护服务。同时要加强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管理,防范将号码保护服务用于拨打诈骗、商业营销电话或发送诈骗、商业营销信息等,严禁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专用码号资源用于注册绑定互联网应用。
释疑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应用在哪儿?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可以应用在需要保护个人电话号码的各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场景中。例如:在网约车服务中,司机和乘客可通过打车平台临时分配的“中间号”进行通信,相互隐藏双方的电话号码;在网络购物中,购物平台临时生成一个“中间号”,隐藏订单收件人的实际号码,商家发货和快递派送时均可通过该“中间号”联系到收件人;在外卖服务中,外卖平台临时生成一个“中间号”,对商家和骑手隐藏消费者电话号码。
如何办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
号码保护服务是互联网平台等企业(即业务使用方)为保护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信息而提供的一项服务。
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平台服务时,可自主选择是否授权同意互联网平台提供号码保护服务。业务使用方需由取得业务试点资格的应用平台提供方提供业务能力。
如何识别是否使用了号码保护服务?
前期,企业使用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95号码等开展号码保护服务,号码格式并不统一,也给用户带来了较多的困扰。
自试点过渡阶段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受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和专用码号资源申请,700号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给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号段,和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等格式明显不同。用户在拨打或接听电话的时候,看到15位长的“700××××××××××××”号码,就可以认定本次通信使用了号码保护服务,对方看不到用户的实际号码。同时,也将组织对700专用号码进行标记,显性提示用户该号码为号码保护服务专用号码,提升用户感知。
号码保护服务会否影响正常通信?
号码保护服务不会影响正常通信,使用该服务既能保障互联网平台的商家、配送等服务人员能够联系到用户,同时又不向这些人员提供用户实际电话号码。
当服务人员或用户使用“中间号”联系对方时,双方拨打和看到的号码均是“中间号”,网络中会将“中间号”最终翻译成对方的实际号码完成通信。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综合央视新闻 IC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