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战场其实也到最危时刻,如果不是莱特湾海战····

邵旭峰抗战胜利1945年,签订投降书是9月2日。彻底扭转战局的,是菲律宾附近莱特湾海战,此役,日本海军主力基本打没,美国海军和陆军开始逼近日本本土。

邵旭峰

抗战胜利1945年,签订投降书是9月2日。

彻底扭转战局的,是菲律宾附近莱特湾海战,此役,日本海军主力基本打没,美国海军和陆军开始逼近日本本土。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战场其实也到最危时刻,如果不是莱特湾海战····

这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海战,是在1944年10月23日到26日打的,才打了三四天。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战场其实也到最危时刻,如果不是莱特湾海战····

在莱特湾海战进行前后,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正在进行“豫湘桂”会战,日本称“一号作战计划”,这个会战从1944年4月17日开始,到至12月10日结束。

此战役,指挥者是日本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日军投入51万军力,击溃国民党军60万人,日军攻占4个省会城市在内的140个城镇,包括之前据敌5年之久的长沙——国民政府盘踞的西南门户大开,战线全线告急。

由于此次会战,畑俊六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天皇亲自向他颁发了一级“金鹄”勋章。

展开全文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战场其实也到最危时刻,如果不是莱特湾海战····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战场其实也到最危时刻,如果不是莱特湾海战····

日本发起豫湘桂会战,出发点当然是由于在海上节节败退,想在大陆取得大胜——从华北一直拉通西南,从而站稳脚跟。

就实际的中国战场而言,薛岳带领第9战区,在长沙已经扛了四五年日军——长沙,确实是当时中国战场的砥柱,阻挡南下和东来的日本好几年,严重阻滞了日军攻势,让重庆得以安保。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战场其实也到最危时刻,如果不是莱特湾海战····

并且由于长沙的坚守,其它战区也受到鼓舞,抗战信心和战力都在提升,也不断取得战果。

长沙,是当时中国大陆一面不倒的旗,从抗战开始一直挺立到抗战结束前一年——1944年6月18日。

就作战计划而言,日本这次会战看的很准,就是其知道国军的最大问题在于派系林立、互不信任、自我保存实力,于是其把河南、湖南、广西三省战场通盘考量,一体作战——这个在出发点已经占优。

就最难啃的湖南守军而言,畑俊六也想到破解薛岳内八字、天炉战法的办法,就是波次推进、强化两翼,稳步向前。

反观国军,一个是各战区各自分散、互不照应,这么大的会战,没有过硬的前敌指挥机构,于是由要考虑全国战场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而这里面的巨头,比如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陈诚等,一方面各种事务繁忙,很难完全兼顾战事,一方面也各有利益和盘算,于是战事变成了地方各战区各自为阵、中央军事委员瞎指挥的状态。

就被最为看好的长沙战场,也因循守旧、不思谋变,内八字和天路战法被克制,诱敌深入变为日军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最后决战长沙城,日本在强大后勤补给的支援下,一面猛攻长沙、一面据国军于四周,由于国军过于分散,很难形成战力,于是被反向出击或者包围,最终失败。

最后,河南、湖南、广西国军被各个击破、分割包围,损失惨重。

可以说,在豫湘桂会战之后,中国战场主要就是剩下西北和西南了——日军也在缅甸等推进,主要的经济区、工业区和粮食产区,已经沦丧。

光就中国战场而言,确实到了最危时刻。

也可以说,如果不是同时进行的莱特湾海战失败、美军开始大规模和全面迫近日本本土,那·······

在豫湘桂会战过程中,日本国内就传来莱特湾海战失败的消息——10月26日就结束,但日军咬着牙又坚持一个多月、打到12月上旬,其应该是想着即便本土完全沦丧,也可以在亚洲大陆站稳脚跟。

但事实是,在莱特湾海战之后,美军开始全面迫近日本本土,其能源和粮食运输等基本中断,国内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决定其虽然刚在中国战场取得重大胜利,但也无力继续乘胜攻击——事实上,连经营都岌岌可危。

但在豫湘桂会战后,元气大伤的国军也没有再取得过大胜利。

等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之后,天皇就投降了,如果不是这两颗蛋,可能日军还有放弃本土、直接经营中国大陆的考量。

武器和技术,在人类战争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到热兵器之后开始加速,在有核武器之后更是,现在则还要叠加信息技术和AI因素,AI已成各经济和技术强国的头号战略。

显然,决定战争的,快成非人因素了。

有的人,可能要说AI再强,也是人造的——快不是了,很快AI会自生和自在。

当然,说出发点是人这没错,但再深究一下,是哪些人?这些人里面有没有对手? 如果要和AI对决,你能把造的人都请来吗?即便都请来,有啥用?

逻辑确实是个好东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hpja.cn/3730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