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不再低调?莫迪采购俄法等351架战机,巴铁:有中国根本不怕!

一、印度军购狂潮:本土化野心与外部依赖的撕裂法新社、《印度时报》等媒体近日披露,印度国防部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签署了价值6237亿卢比(约70.3亿美元)的合同,采购97架“光辉”Mk-1A战斗机,包括68架单座版和29架双座版。

一、印度军购狂潮:本土化野心与外部依赖的撕裂

法新社、《印度时报》等媒体近日披露,印度国防部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签署了价值6237亿卢比(约70.3亿美元)的合同,采购97架“光辉”Mk-1A战斗机,包括68架单座版和29架双座版。

印度国防部强调,这批战机是“国产最先进型号”,计划于2027年至2028年开始交付,6年内完成。

与此同时,美国“防务博客”网站曝出更惊人的消息:印度正评估一项采购140架俄制苏-57E隐身战斗机的计划,先进口40架整机,再由HAL本土组装100架,总价可能突破220亿美元。

不再低调?莫迪采购俄法等351架战机,巴铁:有中国根本不怕!

这两笔订单折射出印度军备建设的矛盾心态:一方面高调推进“印度制造”,宣称“光辉”战机本土化率超64%;另一方面仍深度依赖外部技术,如苏-57E的核心部件需俄罗斯提供。

印度《印刷报》直言,苏-57E的卖点在于能搭载射程300公里的R-37M空空导弹和“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弥补印军远程打击短板。

但军事观察家指出,斯坦航空公司此前组装苏-30MKI的经验并未显著提升国产技术,反而导致“光辉”战机进度迟缓、性能争议不断。

此外,在之前的5·7印巴空战中,遭受重挫的印度知耻而后勇,再次订购了114架阵风F-4战机。

算算这一共多少架了?97+140+114,一共351架。印度看似庞大的采购计划,实则暴露了其工业体系“消化不良”的隐忧。

二、巴基斯坦的淡定回应:体系优势能否碾压数量优势?

展开全文

面对印度空军可能新增的351架先进战机,巴基斯坦军事专家扎尔万·阿里在接受采访时表现从容。

不再低调?莫迪采购俄法等351架战机,巴铁:有中国根本不怕!

他直言,印度迷信“更大、更远”的战机性能,却忽视了现代空战的核心是信息体系对抗。“苏-57E勉强算五代机,但巴基斯坦即将获得的歼-35E不仅是隐身战机,更是信息化作战枢纽。”

阿里强调,巴方依托中国提供的卫星导航、预警机和数据链系统,能实现战场单向透明,而印度各型装备兼容性差,“碎片化”体系难以发挥合力。言外之意局势,有中国在,我们根本不怕!

这一表态背后,是巴基斯坦与中国日益紧密的防务合作。据分析,巴空军计划增购20架歼-10CE和40架歼-35A隐身战机,形成“40+40”的精锐组合。

尽管数量远逊于印度,但歼-35E作为中国第五代战机,强调隐身、超视距打击和网络中心战能力,可与枭龙Block3、歼-10CE共享数据链,构成分层防御体系。

更关键的是,中国提供的全体系支持(如北斗导航、天基侦察)让巴基斯坦能以较低成本实现“跨代对抗”。相比之下,印度虽砸重金采购装备,却面临俄法制式冲突、后勤维护复杂等挑战。

不再低调?莫迪采购俄法等351架战机,巴铁:有中国根本不怕!

三、中国因素:南亚平衡器的关键变量

印度军购狂潮明显针对中巴战略协作。法媒提到,印度刚签署“阵风”采购协议,此次追加苏-57E意向,意在应对“歼-35E威胁”。

而中国对此的回应隐晦却有力:通过技术授权和体系赋能,提升巴基斯坦“不对称优势”。

例如,歼-35E可能适配射程超200公里的PL-15空空导弹,搭配中国预警机后,可在印度战机射程外发起攻击。此外,中国在巴基斯坦建设的雷达站、电子战设施,进一步压缩了印度空军的行动空间。

值得玩味的是,印度一边斥巨资扩军,一边仍难以摆脱对华技术依赖。

印度国防部承认,“光辉”战机部分航电设备需从欧洲进口,而苏-57E的核心技术俄罗斯未必放手。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通过引进歼-35E生产线,逐步吸收隐身材料、有源相控阵雷达等技术,反而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认为,南亚天空的竞争已从装备数量转向体系效能,中国提供的“系统级解决方案”正重新定义区域力量平衡。

不再低调?莫迪采购俄法等351架战机,巴铁:有中国根本不怕!

四、未来局势:军备竞赛还是战略消耗?

印度规划中的42个空军中队梦想宏大,但现实骨感:现役31个中队中,米格-21、幻影2000等老旧机型需淘汰,而新机交付周期漫长。

苏-57E即便顺利采购,首架交付也要到2026年后,全面形成战斗力恐怕需要至少10年,毕竟俄罗斯现在都没有140架苏-57E,再加上俄乌冲突还未结束,俄方肯定先考虑自己使用,也没多余的卖给印度。

而多年后,巴基斯坦可能已列装更多歼-35E甚至更先进型号。印度学者担忧,军购开支可能挤占其他对国家发展领域的投入,引发“战略恐慌”。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印度能否真正融合多国装备?俄制苏-57E与法制“阵风”数据链不兼容,指挥体系割裂,而国产“光辉”战力存疑。

此外,印度国内基建薄弱,边境机场容量有限,制约大规模战机部署。

不再低调?莫迪采购俄法等351架战机,巴铁:有中国根本不怕!

专家预测,未来南亚冲突可能趋向“高技术消耗战”,印度依仗数量发动饱和攻击,巴基斯坦则靠体系防御打“巧仗”,胜负关键在于谁能更快适应信息化战争节奏。

印度的军购豪赌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暴露了其战略焦虑与技术短板。巴基斯坦的“淡定”背后,是中国赋予的体系化底气。南亚的天空之争,已不仅是战机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工业实力与联盟智慧的全面博弈。

当印度还在为“国产化率”挣扎时,巴基斯坦或许已悄然织就一张让对手窒息的“天网”。这场竞赛的终局,或许早在装备落地前就已注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hpja.cn/4121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