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与巴基斯坦近期签署了《联合战略防御协议》,这项协议为双方更深层次的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据报道,沙特计划初期投入50亿美元,重点采购红旗-19反导系统和歼-35E战斗机。如果合作进展顺利,后续还可能拓展到主战坦克、无人机和防空系统等领域。
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巴基斯坦现有的军工技术基础,避免完全依赖原装进口。沙特方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改变目前军事装备过度依赖欧美的现状,实现装备来源的多元化。这种”三元平衡”策略既能满足沙特的国防需求,又能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程度。
沙特寻求军事装备多元化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源于近期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此前以色列空袭卡塔尔时,当地部署的美国反导系统未能做出有效反应,这一事件让海湾国家深感忧虑。美国方面解释称,部署在中东的”萨德”系统主要监视伊朗方向,并未考虑来自红海方向的导弹威胁。然而,无论解释如何,反导系统未能发挥作用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让海湾国家重新评估其国防安全策略。
在当前国际军火市场上,欧洲反导系统表现不佳,俄罗斯的S-300V和S-500系统也存在性能疑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红旗-19反导系统被视为可靠的替代选择。该系统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虽然具体性能参数仍然保密,但外界普遍认为其具备强大的末端反导能力,被称为”中国版萨德”。
沙特选择通过巴基斯坦进行军事采购的做法颇具智慧。由于沙特与美国存在长期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直接向中国采购先进武器系统可能面临内外阻力。通过巴基斯坦作为中间人,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具体而言,可以由巴基斯坦出面采购这些装备,然后通过向沙特派遣特遣队的方式,实现红旗-19系统保卫沙特领空的实际效果。
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歼-35E战斗机的采购。作为全球唯一能够与美国F-35对抗的出口型第五代战斗机,歼-35E对沙特具有很大吸引力。通过巴基斯坦进行采购和后续维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治阻力和技术保障方面的困难。
这项合作如果成行,将对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这意味着海湾国家开始在军事装备领域寻求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其次,中国通过巴基斯坦这个”优秀媒介”,成功打开了海湾国家军贸市场的大门。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这项合作不仅能够获得巨额投资,还能进一步提升其军工技术水平。巴基斯坦三军都已列装中国武器,从中国进口军事装备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特殊地位使巴基斯坦成为中国武器出口的重要桥梁。
尽管这项合作前景看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美国和沙特内部的阻力不容忽视。沙特与美国有着数十年的深度军事合作,这种关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其次,大规模引进新装备带来的后勤保障和技术支持问题也需要妥善解决。
此外,巴基斯坦的军工基础虽然有一定规模,但要完全承担起中间人的角色,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特别是在第五代战斗机和先进反导系统这种高技术装备领域,巴基斯坦需要中国的持续技术支持。
从长远来看,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可能不仅限于武器装备采购。双方在无人机、主战坦克等领域的合作也值得期待。巴基斯坦已经在VT-4主战坦克的本地化生产方面取得进展,这为未来的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的武器装备采购策略正在变得更加务实和多元化。他们既不想完全依赖美国,也不希望过度依赖中国,而是寻求在多个供应商之间保持平衡。这种”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反映了沙特在外交和国防政策上的新思路。
随着合作的深入推进,中东地区的军事平衡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然而,无论格局如何演变,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都应该是各方的共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继续为地区安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