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新闻。8月25日,李在明作为新任韩国总统第一次走进白宫,和特朗普面对面聊了会儿。按惯例,韩国总统第一次出访应该是直接飞美国,这次李在明却先去了日本,和日本首相石破茂聊了一圈才赶往美国。这一细节让外界很快就嗅出了不对劲。白宫对这位“迟来的”韩方总统也没太给面子,机场迎接规格低得可怜,连副国务卿都没见着,只来了个礼宾司副司长和美军上校。
韩国网友一片吐槽,社交平台上“国威何在”的声讨刷了屏。连美国媒体都说,这不像是传统盟友的热情场面。李在明刚落地,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发文,点名韩国政坛乱得像“清洗或革命”,还补了一句“我们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做生意”。这种冷嘲热讽,明显是对李在明政府的不信任,对“进步派总统”天然有距离。真要不是韩国在半导体和造船业还有点用场,恐怕连白宫门都难进。
正式会谈上,特朗普三次提到朝鲜。第一,他主动喊话朝鲜领导人,说和他关系“非常好”,还期待今年再见。第二,特朗普当着李在明的面夸朝鲜“潜力大,前途亮”,一点都没顾及韩国盟友的感受。第三,他还开玩笑,自己可以和李在明一起坐飞机去中国,“省能源还能保护臭氧层”。这些话不只是外交客套,更像是给韩国政府下马威:别以为有美国撑腰,半岛的钥匙还在我手里。
李在明全程没对特朗普的朝鲜言论反驳,反倒一路夸特朗普“世界和平缔造者”,还建议在朝鲜建座“特朗普大厦”,说可以和朝鲜领导人打一轮高尔夫球。看得出来,李在明很懂特朗普那一套,主打的就是“捧高”,只要能让特朗普高兴,自己再低调都行。会谈后,特朗普顺势说李在明是“非常好的人”,韩国舆论又开始自我安慰,觉得白宫之行算是“过关”了。
可惜平壤不是白宫观众。8月27日,朝中社直接发声明,把韩国定性为“永远的敌人”,所有朝韩缓和的幻想瞬间破灭。朝鲜军方随后强硬表态,公开谴责美韩联合军演是“冲突挑衅”,还说已经做好全面应对准备。韩国刚在白宫秀完“和平”,回头就被朝鲜当众打脸。特朗普想用旧情和朝鲜领导人“破冰”,结果朝鲜直接用行动告诉大家:美韩演习不停,半岛就别想安稳。
特朗普抛出“可以和李在明一起访华”的玩笑,听着像拉拢,其实是给韩国一个“尚方宝剑”,好让韩国对华外交多几分底气。韩国一直想在中美之间两头讨好,嘴上说“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但这条路早就越来越难走。中美科技战升级后,韩国半导体、造船业都被美国拉进产业链重组。李在明访美期间,韩国企业立刻下单买了100多架波音飞机,总价500亿美元,几乎是“用韩元买美国的安全感”。但特朗普嘴上说得好听,关税一点没降,韩国真正的利益也没捞着多少。
从朝鲜的反应看,这套回应很到位。一方面抨击美韩军演是“赤裸挑衅”,一方面点破韩国换谁都一样,反朝基调没变。技术上,朝鲜在“乙支自由之盾”演习后,国防部连续发声明,称已做好“全面应战”准备。核武方面,朝鲜态度依然很硬,这次直接警告“韩方幻想无核化纯属荒唐”。一句话,朝鲜根本不信美韩的“和谈”,嘴上说缓和,手里的导弹可没闲着。
对比起来,美韩在半岛这场博弈里越来越被动。美国虽然还拿着指挥棒,但随着俄乌冲突和朝中俄关系的变化,朝鲜比过去更有主动权。美韩搞大规模军演,看着是威慑,其实只会让对立更深。朝鲜一句“敌人永远不会变”就把所有幻想都打碎了。韩国想一边抱美国大腿,一边维持和中国的经济关系,结果两头都不讨好。
说到底,这轮美韩朝三方互动,外界看着热闹,局势实际更复杂。美韩想靠“老朋友”模式重启半岛和平,结果被朝鲜用实际行动打回原形。朝鲜用军事准备和强硬声明清楚告诉大家:谁想靠喊话和表演解决半岛问题,最后只会自己难堪。还觉得特朗普的“好人缘”能换来和平?不如让新闻再飞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