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04日
- 星期六

那么北约为何选择在此时发出如此严厉的警告呢?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达到新的高度。频繁的空中交锋几乎成为常态,而每一次的挑衅都让局势更加复杂。对北约而言,这种“灰色地带”的挑衅行为不仅挑战了他们的集体防御能力,还可能在某个时刻因为误判而引发直接的军事冲突。因此,他们试图通过明确的“击落”威胁,重新设定游戏规则,希望以此来遏制俄罗斯不断升级的军事活动。

近日,特朗普的一句“咱们在冲突里赚钱”,像一把钝刀,把华盛顿对乌克兰三年多的“道德包装”一点点锯开,露出里面冷冰冰的生意经。基辅此刻才惊觉,自己不是“自由世界的前线”,而是美军火商的“VIP客户”。也不是被保护的盟友,而是随时可断供的乙方。还记得3月份,美国前脚劝说“停火30天”,结果后脚就催泽连斯基签5000亿美元的“矿产抵债”协议。次月,五角大楼把“恢复2014边界”判为不切实际,等于提前承认克里米亚与乌东四州归于俄罗斯。紧接着来到上个月,华盛顿发明“PURL机制”,让北约其他国家自掏腰包,买美国库存武器再转送乌克兰,白宫只负责“快递单号”。一套组合拳下来,乌克兰直接从“战略支点”滑自“负盈亏的门店”。言下之意就是,“保护费”自己筹,“违约金”用矿山抵,至于“加盟费”,则无限期冻结。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次展示发生在一个特殊地点:北约的家门口。整场“秀”不仅是一次军事装备的展示,它更像是一份声明,向世界传递出三个清晰的信号。这些信号仿佛在提醒西方:世界正在改变,延续百年的霸权游戏,或许真的到了该换玩法的时候。

据央视新闻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将在未来一年摧毁伊朗轴心,实现所有战争目标”,这让伊朗明白,外部威胁依旧如影随形。可能是为了展示伊朗的强硬,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佐赫雷万德声称,来自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米格-29战机已经就位,还将进一步向中俄两国求购先进防空武器,计划引进红旗-9BE、俄制苏-35等装备,采购量将会“非常巨大”。

一、印度军购狂潮:本土化野心与外部依赖的撕裂法新社、《印度时报》等媒体近日披露,印度国防部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签署了价值6237亿卢比(约70.3亿美元)的合同,采购97架“光辉”Mk-1A战斗机,包括68架单座版和29架双座版。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